为推动新污染物治理与环境风险防范,促进新污染物治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2月16日,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沿海新污染物风险识别与低碳治理研究中心揭牌暨发展研讨会”在盐城顺利召开。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于红霞、盐城市亭湖区副区长刘晓华、南京大学教授李爱民等出席会议。公司陈天明经理、李璇副经理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于红霞理事长、刘晓华副区长分别致辞。于红霞理事长代表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对“沿海新污染物风险识别与低碳治理研究中心”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研究中心”聚焦于海洋、湿地生态系统新污染物识别、生态和健康风险全生命周期防控,在新污染物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风险防控、深度治理和低碳治理技术研究等方面,突破关键技术、夯实科学治污基础。刘晓华副区长对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研究中心不仅仅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是省内乃至全国的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系统同仁们分享经验、交流成果、探讨解决问题的聚集地。
会议邀请了南京大学英国上市公司365李爱民教授、江苏省太湖水质监测中心站胡冠九站长、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张丽丽博士、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练鸿振教授、生态环境部南京所宋宁慧研究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刘伟正高级工程师、江苏省环保集团环境工程公司陈勇正高级工程师围绕新污染物治理政策、溯源分析、监测体系、管控及治理技术等进行了精彩报告。
公司陈天明经理也受邀介绍公司关于新污染物风险识别技术、风险评估模型及低碳治理策略的研究成果。陈经理强调,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整合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优质资源,形成一股强大的协同效应,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研究,全面而深入地探索沿海新污染物的风险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这一过程不仅将促进对新污染物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将为制定精准、高效的治理策略提供坚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