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员工工作 >> 考研工作 >> 正文

【考研先进代表】公司2025届本科生考研优秀学子风采

作者: 沈丹   审核人: 孟鑫   来源:英国上市公司365 英国上市公司365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5-05-06

金言:以规划为笔,绘就梦想蓝图

  


   自我介绍

金言,中共预备党员,B环工212班员工,考研初试成绩313分,考取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校期间,金言学习成绩优异,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多次学业奖学金;积极参与学院工作,服务同学并获得校三好员工、优秀员工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方面,参与发表SCI论文一篇,专利三项;在“互联网+”江苏省老员工创新大赛,参与项目获江苏省三等奖。

考研寄语

备考似铸剑,在黑暗中反复捶打,自我怀疑如火花飞溅。踏入考场,剑已锋芒毕露。相信,黎明破晓,胜利属于披荆斩棘的你!

考研心得

一、规划 —— 有序备考的指南针

合理规划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前提。制定长期和短期计划,将备考阶段细分。比如,基础阶段全面梳理知识点,强化阶段集中攻克重难点,冲刺阶段进行模拟和查漏补缺。每月、每周、每日都明确任务,像英语每天固定背单词、做阅读,复习专业课知识点等。按计划推进,避免盲目和慌乱,稳步提升知识储备与应试能力。

二、心态 —— 稳定发挥的定海神针

考研全程保持良好心态至关重要。备考中会遇难题、模拟考成绩不理想等状况,别轻易否定自己。用积极心态看待挫折,把错题当作进步契机。感到焦虑时,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调节。进考场前,暗示自己已做好充分准备,正常发挥就好,确保考场上能冷静思考、稳定作答。

三、总结 —— 知识内化的催化剂

善于总结能加深对知识理解与记忆。公共课方面,政治整理错题时,分析错误原因,归纳同类知识点;英语整理阅读中的生词、长难句,总结不同题型解题技巧。专业课上,整理章节框架,对比相似概念,梳理知识点间联系。定期回顾总结内容,强化记忆,考试时能灵活调用知识。数学积极整理错题回顾,弱点逐个击破。

四、效率 —— 高质量学习的密钥

营造无干扰学习环境,关闭手机消息提醒,整理好桌面,只摆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物品。在学习时,利用手机APP计时,记录自己专注学习时间,提高效率。

在校期间获奖及科研情况

张可: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自我介绍

张可,共青团员,B环工211班员工;考研初试成绩328份,考取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专硕)硕士研究生。

初试成绩

数学二

英语二

思想政治

环境工程学

总分

95

78

64

91

328

在校期间,张可以优异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多次学业奖学金;通过大学英语四六考试;积极参与江苏省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生物电催化硝酸盐定向还原研究》省级项目。

考研寄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窗外是风景,笔下有前途。低头是题海,抬头是未来。

考研心得

在考研这场漫长的战役中,我有幸成功上岸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硕。回首备考之路,感慨万千,现将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

一、坚定信念,锚定目标

备考途中,困难重重,有时模拟成绩不理想,难免会心生动摇。但每当这时,我就会回顾自己考研的初心,想想矿大优美的校园和上岸后的大把假期,这股信念支撑着我挺过了无数个想放弃的瞬间。只要你坚定信念,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合理规划,高效学习

(一)公共课

1.数学:

网课: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周洋鑫教授的数学课程,该课程涵盖了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寒假结束之后,我首先参与了周教授的早鸟班课程,并在完成一遍学习后,继续深入学习了他所讲授的大纲精讲课程。做题方面,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挑选出自己掌握不够扎实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切记不可将题目数量等同于掌握程度。

2.英语:

英语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前期我把重点放在词汇上,每天背诵的单词量是红宝书一课的一半,早上背一遍,临睡前巩固一遍。暑假期间,开始做真题阅读,按照唐迟老师的方法。每做完一篇,我都会积累生词。暑假后,重点练习作文,总结自己的模板,每周写1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并且在订正后熟背。

3.政治:政治我是2024年暑假开始复习的,前期跟着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课程,搭配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1000 题》,边听课边做笔记,通过习题巩固。10—11月,二刷《1000 题》,查漏补缺,同时关注时事热点。12月押题卷出来后,全力背诵分析题答案,认真研究错题,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专业课

我先根据中国矿业大学的考试大纲,把《环境工程学》参考教材通读一遍,梳理出每章的框架和重点内容。在对知识点有了基本了解后,我会把要背的内容全部整合出来,并且开始背诵(2024年暑假开始)。同时,整理历年真题,分析考试重点和出题规律,明确复习方向。

临近考试的最后两个月,建议大家进行几次模拟考试,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答题,锻炼自己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度。

三、行百里者半九十

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备考过程中,压力大是常态。我会每周给自己安排半天的放松时间,去看电影、看剧或者和朋友聊天。另外每日都可拍一张自己的学习成果打卡,这样也会越来越有动力。

关关难过关关过!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


张静如:砥身砺行,终耀其华!



个人简介

张静如,共青团员,B环科211班员工,考研初试成绩293分,考取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

在校期间,张静如多次获得校一、二等学业奖学金;作为老师、同学们眼里的优秀员工代表,她积极进取,并获得校“三好员工”荣誉称号;注重个人全面发展,通过英语四、六级及普通话考试。

考研寄语

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坦然接受一切。相信自己然后勇敢去做,因为明天的太阳会比今天的更大。

  考研心得

一、目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在选择学校时,大家需要深刻认识到选择大于努力,并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所选科目的适配性、录取比例以及学术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准确评估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可以适度设定更高的目标。一旦目标明确,便应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坚定地追求自己的道路。

二、心态——是决定成功的隐形关键

作为过来人,我深切理解大家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各种焦虑,如:进度焦虑、正确率焦虑、考前焦虑等等。在此,我想分享几个调整心态的有效方法:面对难题时,不妨在心里默念:"这道题我不会,别人可能也不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缓解压力;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备考路上允许偶尔的"断电",但更重要的是及时按下重启键。记住,备考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保持平稳的心态往往比一时的冲刺更重要。

三、规律——实现高效备考的关键

数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建立“知识-方法-思维”三维体系。到后期见到题目就应该明确相关知识点,并总结方法。例如定积分的求解有直接积分法、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等。

英语:阅读理解的着重点应该是“理解”。要明白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底层逻辑,并掌握不同体型的做题技巧,就可以高效做题。在做真题的初始阶段,要对文章精读,看老师的课梳理每个题目的答案是如何在文中找到的。

政治:不要死记硬背,先理解再记忆。一般都是原理(定义+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抄关键词+理论对应)+现实意义(方法论启示)。

  衷心希望学弟学妹们坚定自己的考研选择,期待你们考研上岸的好消息!